【Meet創業之星】iPad行動餐飲管理系統-iChef資廚
麻膳堂創辦人徐安昇因觀察其餐廳內服務流程有待優化之處,且國外在iPad行動點餐上的應用已行之有年,於是想將直覺、簡單的系統導入,取代傳統固定、大型的POS定點裝置。
營運長吳佳駿說:「我們想做的不只是餐飲相關POS系統,而是導入完整的商業管理流程到店家,透過系統就能掌握重點管理績效。」
4 年衝破上億身價,iCHEF 改良點餐系統讓全聯老董都點讚
iCHEF 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徐安昇 (全聯總裁徐重仁的兒子) 旗下的麻膳堂,不只扮演幫助 iCHEF 了解餐廳需求的最佳導師,更是讓 iCHEF 活下來的最大靠山。
一開始,他們花了四個月開發產品,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做出了不一樣的東西;但實際導入麻膳堂後發現,他們的 App 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使用量,後來在麻膳堂調整了八個月,才成為可以銷售的商品。
而且和多數網路軟體公司只專注於線上服務不同,iCHEF 比誰都重視線下(Off-line)服務,包括專人到店說明、舉辦社群聚會等,都凸顯出 iCHEF 高效率經營的難得。
[專訪] iCHEF要做餐廳的Costco,食材購買商機年底上看3億
資廚管理顧問公司(iCHEF)日前宣布,2014年7月被全聯董事長林敏雄投資150萬美元(約新台幣4600萬元),林敏雄取得iCHEF約25%股權,也讓資本額只有300萬元的iCHEF,估值來到1.8億元。已有500家店家採用iCHEF POS App,iCHEF收取約2千元月費,每月交易量達100萬,台北市的店家市占率達10%
沒想到原先為社群做的服務,也可以延伸出新的商業模式,iCHEF用線上通路的方式做會員制度商城,價格比市價便宜1%至5%,幫店家減少成本,解決金流的問題,讓小餐廳可以輕鬆採買。
收費模式:月費制,1950 or 2950含硬體
iCHEF 在台灣新創界算是有名的,至少我聽過而且知道在幹嘛XD
我認為 iCHEF 能夠發展的這麼不錯,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他們自己就是用戶,能夠清楚的知道有哪些需求
畢竟自己本來是開餐廳的,你如果想測試這套系統到底好不好用,拿自己家的餐廳當試驗品就好
如同文章中所提到的,iCHEF 大概花了八個月的時間在麻膳堂做調整才正式推出
如果想要更了解 iCHEF,想必是要從傳統 POS 機開始研究
正當我在 Google 搜尋關鍵字的時候,發現貼心的 iCHEF 早已布局
市場上的各種餐廳POS點餐系統
iCHEF 的部落格之所以不同,是因為裡面的文章不全然是在講這個產品,而是有些純粹的心得
看看部落格名稱:「就愛開餐廳」就知道了,裡面寫的是與餐廳有關的一切事情,而這之中當然包含很重要的點餐系統
從上面貼的文章可以看出來,iCHEF 做 POS 系統只是第一步,但絕對是很重要的一步
你可以想想看,做了 POS 系統之後,還能做什麼?當你掌握了客人的點餐資料、座位資料、甚至是廚房的食材用量的時候你能夠做些什麼?
就拿最簡單能想到的舉例好了,因為 iCHEF 知道現在店裡有哪些座位是空的,所以可以結合 App 做即時的訂位系統或是排隊系統。店內的位子狀況可以是「即時」的喔,超猛的對吧
接著,你有了所有客人的點餐資料,有了之後能夠幹嘛呢?你可以很清楚知道今天店裡哪些賣的好,哪些賣不好,如果透過數據分析,甚至還能分析出「聖誕節賣的最好的產品」之類的洞見,明年聖誕節就主打這項產品就對了。iCHEF 的 小餐廳大資料 其實就是這樣的東西。有了這些資料,就可以透過數據分析或機器學習找出一些有用的資訊。
再來,如同上面文章寫的,iCHEF 發現自己還能夠做食材採買,全聯的投資可以更緊密的讓兩者合作,補足 iCHEF 所沒有的物流跟採購之類的。
假設有一天 iCHEF 想跳下來做餐廳會員或是集點卡之類的功能,絕對先贏其他廠商一半。為什麼?因為 iCHEF 有 POS,而且你的餐廳已經在用了。你「什麼都不用做」,就可以在 iCHEF 後台看到每個會員的消費記錄、飲食習慣等等,自動整合進原有的 iCHEF 後台,超級方便。
這樣講起來好像有種「得 POS 得天下」的感覺XD